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声明
期刊文章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投稿须知
投稿流程
写作规范
收录声明
道德声明
数据隐私
过刊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研究
杨明川, 刘倩, 赵继壮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1-7.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1
摘要 (
596
)
通过对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演进趋势、人工智能产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以及新基建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揭示了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诞生的必然性,并给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阐述了其作为新基建核心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基建新机遇:数据中心发展探讨
何宝宏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8-12.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2
摘要 (
444
)
随着5G 的部署和各类应用的发展,未来数据中心的类型和应用场景将会更加丰富。从投资量和网络内容供给侧等角度分析了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并对全球数据中心的规模、布局、投资、政策等进行了研究,指出未来数据中心的基建属性会越来越强,将给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发展动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中心发展综述
李洁, 郭亮, 谢丽娜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13-18.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3
摘要 (
525
)
分阶段回顾了数据中心行业十年来高速发展的历程,从整体增速、产业效益、算力情况等方面对数据中心行业的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剖析了数据中心未来的八大发展趋势,并指出数网协同、云边协同、技术创新、低耗高效等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中心能效优化策略研究*
钱声攀, 邱奔, 李哲, 王少鹏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19-26.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4
摘要 (
381
)
数据中心数量及规模的增长使得数据中心能耗问题愈发凸显,多国政府针对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促进数据中心节能。对数据中心能耗构成及能效指标进行了研究,从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及IT 设备3 个方面对数据中心能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当前主流的数据中心能效优化策略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中心即服务的能效优化策略,该能效优化策略充分考察了数据中心服务性能和能耗的匹配性,能够有效实现数据中心全局能效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及发展
王月, 盛凯, 常金凤, 吴美希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27-31.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5
摘要 (
404
)
结合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剖析数据中心预制化、智能化、能源储存和能源再利用等热点技术的优劣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总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为数据中心从业者研究、应用相关技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张大数据走廊发展布局研究
刘永旺, 霍娟娟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32-37.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6
摘要 (
264
)
分析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新基建以及京张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情况,总结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梳理了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传媒行业、央企总部、政府以及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场馆分布等对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和备份的需求,并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分析了京张大数据产业发展协同需求,对京张大数据走廊的数据中心和京张大数据专网布局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相变冷却技术的数据中心新型制冷方案研究
雒志明, 张炳华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38-42.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7
摘要 (
269
)
从基础理论出发,构建出一套从机柜到室外环境的相变换热制冷循环系统,使用制冷剂气泵、制冷剂液泵、蒸发冷凝及重力热管等技术,高效地将服务器散发的热量搬运到室外环境中,整个过程没有中间换热环节,将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差值做到最小。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全国核心城市数据中心应用此套制冷方案,全年平均能效比达到20 以上。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峰值能效高、适用性、兼容性等优势,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产品认证变革的思考
李杰强, 胡越男, 凌大兵, 杨光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43-47.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8
摘要 (
241
)
产品认证致力于降低系统性交易成本,其工作模式成型于电气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工业时代。在信息通信行业与各制造行业融合的大趋势下,产品认证如何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新工业环境下发挥认证价值成了一个现实且迫切的课题。回顾了产品认证发展历程,梳理了产品认证发展瓶颈,分析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以“数据”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新特征,提出了新工业环境下产品认证应以“数据”为核心,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三方面重构产品认证工作方法,实现认证智能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达国家数字充电桩部署策略对我国的启示
张群, 宋则寰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48-53.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09
摘要 (
273
)
当前我国亟需针对行业痛点,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充电桩部署经验,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建设需求,持续推进各级充电数据库的搭建和对接,深入挖掘充电信息服务平台价值,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作用,完善全国综合充电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和智能灵活的充电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顶级节点分布指导理论研究
陈剑, 马晨迪, 谢家贵, 李炳奇, 李志平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54-58.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0
摘要 (
293
)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内部最顶级的标识服务节点,国家顶级节点的设立意义重大。国家顶级节点的部署加快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并且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国内各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需求服务模型、国家级/ 省部级顶级节点部署建设能力模型以及工业互联网水平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研究理论,并将其作为我国未来国家顶级节点建设模型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业互联网推动区域产业创新
杨辉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59-64.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1
摘要 (
286
)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为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可行的实施路径。从工业互联网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结合深圳宝安区区域产业基础特点、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和挑战,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区域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itHub 的ICT 相关领域发展趋势的分析
李鲲程, 祖子月, 费军旗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65-70.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2
摘要 (
240
)
一定规模的用户对某类项目的关注度是评价该类项目所属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参数之一,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的数据基础。针对当前研究对象数据源获取的局限性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据获取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关键词获取GitHub 上指定行业的项目数据,以项目数量、关键项目的星标数量、复刻数量和提问数量为依据对项目数量和关注度的变化进行多维度分析,利用百度ECharts 实现数据可视化,为研究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与评估体系研究
傅山, 王嘉义, 宁华, 魏凡星,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71-75.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3
摘要 (
305
)
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和发展现状及其在终端领域的应用,分析了人脸识别中人工智能面临的安全挑战,研究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要求,提出了关于评估体系的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Pv6 发展特点及对策建议
赫欣, 程新洲, 成晨, 张晴晴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76-80.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4
摘要 (
301
)
基于互联网行业和IPv6 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部署情况、网站支持和地址资源等角度描述了IPv6 全球发展趋势。通过数据比对和政策解读,分析了中国IPv6 多年来的发展进程和后来居上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国内IPv6 深入发展所面临的支持度低、升级缓慢和产业链不完整的三大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先行———引领和推动绿色安全的HVDC 技术应用
余斌, 于海滨, 杨世忠, 王超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81-87.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5
摘要 (
268
)
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技术是信息通信行业绿色、安全、节能供电的发展趋势。高压直流系列标准的制定引领并推动了该项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系统地总结了HVDC 技术形成系列标准的过程,分析了HVDC 技术的应用优势、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大规模城市政务领域灾备中心网络建设研究
宁庭勇, 熊婕, 胡永波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88-92.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6
摘要 (
267
)
随着国内政务信息系统上云和信息化的推进,我国超大规模城市政务灾备中心建设也不断向云化数据中心形式演化。城市数字治理以数字化转型为基础推动,并以“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为核心目标。一个好的城市级政务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对于保证公共数据安全和政务业务连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数据集中程度高、部门机构多的超大规模城市灾备中心网络建设的特点、模型、架构和关键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5G 边缘计算的深度学习架构与应用
李晓民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 47(4): 93-96.
DOI:
10.12267/j.issn.2096-5931.2021.04.017
摘要 (
350
)
针对深度神经模型在网络边缘难以训练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5G 边缘计算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架构。架构利用5G 边缘计算接入网打通边缘智能设备与边缘计算层的数据通信,模型训练过程采用各边缘计算节点利用本地数据进行全模型训练,再由中心服务器进行模型参数汇集和更新的分布式训练模式,既保证了模型训练的数据集多样性,又减少了网络压力和保障了本地数据隐私,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深度学习边缘计算架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